

546813427@qq.com

抚州创新实验高级中学官方微信

抚州创新实验高级中学
学校动态
喜报!我校教师在由抚州市教育体育局、团市委联合举办的“红心向党颂经典,凝聚力量建新功”红色经典朗诵比赛中获得佳绩!
- 分类:学校动态
- 作者:
- 来源:
- 发布时间:2023-12-17 10:40
- 访问量:
【概要描述】
喜报!我校教师在由抚州市教育体育局、团市委联合举办的“红心向党颂经典,凝聚力量建新功”红色经典朗诵比赛中获得佳绩!
【概要描述】
- 分类:学校动态
- 作者:
- 来源:
- 发布时间:2023-12-17 10:40
- 访问量:
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江西重要讲话精神,引领广大党员、团员青年在诵读红色经典中汲取文化养分和精神力量。12月15日上午,市教育体育局联合团市委举办了市直教体系统“红心向党颂经典,凝聚力量建新功”红色经典朗诵比赛。市委教育体育工委委员、市教育体育局副局长董凯华,团市委副书记杨锟出席启动仪式。
启动仪式上,董凯华寄语教体系统团员青年要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对青年的殷切嘱托,做到心中有理想,脚下有行动,立足岗位深挖学科红色元素,把传承红色基因贯穿到教书育人各个环节,发扬青年进取奋斗精神,主动融入到党团活动中,在实践活动中锤炼本领,推动教育体育高质量发展。
本次比赛共有来自抚州市教体局、各市直学校的15支队伍参加,朗诵内容选自《回望峥嵘读初心--发生在江西红土地上的 100 个经典革命故事》。参赛作品内容丰富、激情昂扬,一声声诵读、一个个故事、一段段历史生动再现了发生在抚州这片红土地上磅礴恣意的革命烽火岁月,有方志敏在《可爱的中国》中“今日之中国,到处都是活跃的创造,到处都是日新月异的进步”的美好期愿,也有着傅烈在给妻子的绝命书中“拼将七尺男儿血,争得神州遍地红”的慷慨陈词……
比赛现场气氛热烈,经过15支代表队的角逐,我校选手管丽园老师诵读的红色经典故事《一封无字信,一生报国情 —— 陈毅安家书》以93.13分的佳绩获得第一名。
一封无字信 一生报国情
2002年,北京市有名的照片修复师袁宝钧迎来了一位特殊的客人,他拿出了一张年代久远、被鲜血浸透的结婚照请求袁宝钧修复。这张照片的主人是一对夫妻,他们的名字叫陈毅安、李志强,送照片来修复的人就是他们的儿子陈晃明。
1929年1月,在第三次反“围剿”战斗中,已经是红五军副参谋长的陈毅安身受重伤,他不得不回到家乡养伤。养伤期间,陈毅安在家乡与李志强完婚。这对相恋多年的恋人终于喜结连理,留下了结婚照。
1930年7月,红军攻打长沙,陈毅安离开新婚才两月的妻子,毅然决定投入战斗。李志强希望丈夫养好了伤再出发,但陈毅安没答应。临行前,得知妻子怀孕,陈毅安十分地高兴,他深情望着妻子说道:“将来生下来的,不论是男是女,都要和我一起干革命!”
陈毅安被任命为红三军团第一纵队司令员。他带领一支300人的敢死队毅然奔赴前线,途中遭到国民党反动派的疯狂反扑。陈毅安在掩护军团机关转移时不幸遭敌机枪扫射,腰部中四弹,壮烈牺牲在长沙城外,年仅25岁。他身上唯一的遗物就是这张贴身的结婚照,被鲜血浸透了大半。
李志强很久没有收到丈夫的信件,心里有种不祥之感。她多方打听,仍无音信,直到1931年3月的一天,已经生下儿子陈晃明的李志强收到了一封信。这信上是陈毅安的手书,看到这熟悉的字迹,李志强欣喜万分,她小心翼翼地抽出信纸——竟然是空白的!顿时,她感到天旋地转,失声恸哭……原来,陈毅安曾和李志强相约:“如果我哪天不在人世了,我就会托人给你寄一封不写任何字的信去,你见了这封信,就不要再等我了。”面对这封无字信,李志强悲痛万分!可是她不愿意相信,一边不停地打听陈毅安的下落,一边痴痴地等待着爱人的归来。直到1937年,彭德怀同志亲自回信告诉她:“毅安同志为革命奔走,战功卓绝,不幸在1930年已阵亡……”噩耗传来,李志强五脏俱焚。
1983年,李志强病逝于北京。她的骨灰和陈毅安的遗骨合葬于井冈山。这一次,他们终于可以安安静静地倾诉对彼此的思念和深情。
这血染的新婚照,只是无数赣南苏区人民全力支援革命战争的一个缩影,正是当年他们的无私奉献,才让我们的祖国更加繁荣昌盛,让我们的生活更加幸福美满!
近年来,我校团委坚持把引导师生阅读红色经典作为立德树人的重要内容,在全校范围内积极开展经典诵写讲活动,以此激发我校师生对中华经典的热爱,从中汲取智慧力量,坚定理想信念,彰显时代精神。
文稿来源:市教体局
初审:任振中
终审:袁旭光